• 我相信噩梦中的要素,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恐惧在缺乏实际经历的情况下,潜意识通过梦境进行的演绎。

    比如当我梦见自己在旅行时,大概率会出现「忘记打开世界迷雾」这一场景并被惊醒。

    :9
  • 看了一段讲述早起的视频「坚持 5 点起床一年,我搞懂了早起改变人生的秘密」,作者通过《The 5 AM Club》书籍与一年的经历分享了一些有关早起的见解。

    首先,早起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自制力或是健康的体现,而是为了去做「早起后要做的事情」,这些早起后规划的日程项目在视频中被称为「5-am project」。这些事情并不是简单的阅读、锻炼或冥想,它需要根据你生活中的需求来决定。比如我现在每天下午都花很多时间学习日语,但我对日语的很多单词都不熟悉,它影响了我学习教材时的效率,那么我就可以把背诵 1-2 小时单词放进 5-am project 里而不是之后的时间。我们可以从学习技能以解决自己目前的问题、获取新内容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尝试新东西以拓宽你的机会和创造力这三个角度来思考 5-am project 应该是什么。

    其次,选择早起是因为醒来后我们面对的是大脑一天中最有能量的时间。我曾经也觉得熬夜的那段时间自己更有精神,但那时的自己已经度过了醒来后的十几个小时,脑袋里占据了太多信息需要通过睡眠进行整理,那时的自己虽然觉得精神,但记忆与思考的效率其实远不如睡醒之后的自己(就比如我在写这段文字时,前前后后修改了很多用词错误,而我白天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当我们的生物钟适应了早起的生活后,在保证充足睡眠(也就是同时提早就寝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再遇到赖床的情况。早起后的一些 routine(比如一小段时间的散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快进入状态来完成我们的 5-am project。

    最后,早起不需要成为一种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任务。当我们完成了一个自己的 5-am project 后,我们就可以给自己一段休息时间并寻找下一个计划,如果出现了旅行、日程计划改变等特殊情况时,我们也可以舍弃掉那段时间的 5-am project。执行计划的时间也不一定得是 5 点开始,像视频中作者是 5 点起床,一番整理后 6 点开始进行自己的计划直到 8 点。

    我们选择熬夜有时是因为那段时间很安静、不会有人打扰,我们可以更加专注投入进要做的事情,但只要条件允许,早起其实也能达到这一目的。最近我的就寝时间也十分不规律,我计划每天提早 30-60 分钟入睡直到提早到晚上 9-11 点,并尝试开始自己的「5-am project」。

    :8
  • 信用卡过了有效期、换新卡时我才意识到 PayPal 的一个好处:通过信用卡付款的网站需要逐一在付款页面修改,而对于绑定了 PayPal 的网站而言,直接在 PayPal 上修改一次即可。

    :7
  • 虽然 True Tone 在我的苹果设备上工作得很好,但我依然设定了在睡眠时间段让设备打开 Night Shift,以更低的色温显示屏幕内容,作为一种在深夜时段使用设备的惩罚(灵感来自于 f.lux)。

    1. True Tone 是从 iPad Pro 9.7 (2016) 和 iPhone 8 (2017) 开始支持的特性,它可以让设备跟随着周围的环境,调整屏幕的色温让它看起来更自然;
    2. Night Shift 是从 iOS 9.3 (2016) 开始支持的特性,它可以在指定时间内将屏幕的色温调低;
    3. 色温更低会使色调看上去更暖,屏幕的颜色看上去更「黄」;
    4. f.lux 是一款诞生于 2009 年、支援调节屏幕色温的 app,它在 2011 年也通过私有 API 得以在越狱后的 iOS 设备上运行;它的默认设置是「在睡眠时间到来前的几个小时缓慢降低色温,并在就寝时间将屏幕的色温调低至『失去阅读舒适性』」。
    :6
  • 看完今天 Apple 发布会后的感想:

    「一个发布会出现了两个 Tim,但没有一个是 Cook」。

    :5
  • 如果你想要避免自己使用手机时不会因为分心而打开计划以外的 App:

    1. 在拿起手机前明确自己需要使用什么 App 来完成任务;
    2. 除非你记得这个 App 被放在了哪里,否则使用搜索功能打开它;
    3. 如果你所在的环境方便说话,更好的建议:在拿起手机的同时长按侧边按钮激活语音助手,然后说「打开○○(App)」。

    我问了 ChatGPT 同样的问题,它说可以用 iOS 上的「屏幕使用时间」或类似功能来限制访问特定的 App。这当然也是一个好主意,但当你在思考「我想看看今天下不下雨时」,你不会有打开 Twitter 的想法。「屏幕使用时间」只能在你决定打开 App 后阻止你,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避免自己无意识地打开 App。one sec 也是很好的工具,它让你在打开特定的 App 前先做一次深呼吸。思考总是比限制来得更重要。

    :4
  • 我几乎不看 Twitter 默认的 Timeline,因为它会把所有关注用户的内容都显示在一起。当你关注了几百个人时,在大量的 retweet 内容中寻找你想看的 tweet 是困难的。

    因此,我不仅需要通过列表对关注的人进行分类,我也需要对每个列表设置不同的规则。有些列表会隐藏 retweet 内容,有些则只会显示带有图片或特定关键词的 tweet。

    这是我使用 Tweetbot 的重要原因之一。当 Twitter 拔掉了通向第三方客户端的电源时,我只能暂时用官方 Web 来阅读 tweet —— 当所有 tweet 和广告混在一起塞进我的手里时,这种体验很糟糕。我没有了向上滑动的乐趣。

    :3
  • 我把这种短的博文取名叫做「Yeet」。灵感来自于 Twitter 的「Tweet」和 Mastodon 的「Toot」。

    Yeet is a slang word that functions broadly with the meaning “to throw,” but is especially used to emphasize forcefulness and a lack of concern for the thing being thrown. (You don’t yeet something if you’re worried that it might break.) Yeet is also used as an interjection, most often to express excitement or enthusiasm. – Merriam-Webster

    用来表述这些博文再好不过。

    :2
  • 重新搭建了个人博客。

    :1